在開始聊飲酒,或者說威士忌的新趨勢之前,我們先來說「美食」。民以食為天,最早人類吃東西只是為了生存,基本的條件滿足後,再來衍生出要吃飽、吃好、吃巧,隨著時代演變,更有了高級食材、精緻飲食以及「Fine Dining」,許多廚師也有了知名度與話語權,能夠透過食物傳達個人理念與技巧。
回到酒類,最早台灣流行白蘭地,味道甜美、口感滑順,老一輩口中拿「洋酒」來宴客最有面子。後來威士忌崛起,因著早期對白蘭地口感的習慣,台灣人對於以雪莉酒桶過桶熟成、或雪莉桶威士忌原酒比例較高的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情有獨鍾,而如此的迷戀與傾向也引來各大品牌不斷釋出各式雪莉桶威士忌,各種量身打造的濃厚飽滿質地與結實豐郁的甜美滋味同時在這個蕞爾小島上大鳴大放。
確實,雪莉桶威士忌的味香特色與台灣的飲食習慣頗能和合共鳴,酒色也頗為討喜,然而雪莉桶威士忌難道只有甜香濃郁、酒色深厚一種樣貌嗎?在深色果乾的甜美之外能否擁有不同於以往的清新與明亮感?
格蘭菲迪品牌大使詹昌憲(James)指出,「對於單一麥芽威士忌而言,酒廠風格是最珍貴的資產,若一味偏向重雪莉桶風味,也許仍能創造美好的風味,但以原酒的角度而言就失去區別性,當然也失去了單一麥芽威士忌的特色。」
作為第一個將單一麥芽威士忌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的酒廠,經典斯貝賽風格的清新芬芳水果調性自是無可取代特色,這也正是以往重雪莉狂潮席捲時,格蘭菲迪並未冒進的原因。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 認為:「在全台吹起重雪莉之風時,格蘭菲迪能堅守一貫的風格與精神,走向比較均衡且富多端可能性的做法,正是我當初書寫《雪莉桶陳威士忌新風貌》一文的重要依據之一。」
「讓各種用桶各司其職是一個重要趨勢!」James 如是說。以今年拉開威士忌新趨勢序幕的「格蘭菲迪18年新.雪莉 單一麥芽威士忌」為例,融合三款各具特色的雪莉桶,選用歐洲紅橡木 Oloroso 雪莉桶中陳年18年的原酒,另外將陳年於波本桶18年的威士忌分別換至美國白橡木製的 Fino 雪莉桶和 Moscatel 雪莉桶過桶,再予以調和。
格蘭菲迪首席調酒師布萊恩金斯曼(Brian Kinsman)表示:「我希望萃取三款不同雪莉桶各自呈現的風味特點,將其完美融合,18年新.雪莉以新穎、獨特的風味詮釋了格蘭菲迪雪莉桶熟成風格,具有更顯著的活力和清新單寧感。豐富的層次逐漸綻放,呈現細緻、飽滿、平衡的體驗。」
為了在格蘭菲迪素來既有的明媚輕盈中以雪莉桶風味呈現紛呈多樣的層次,相對深沉的 Oloroso 與偏向清柔的 Fino 與 Moscatel 的占比理當需要深思熟慮。事實上考量到桶型的特質,多數酒廠並不會以單純的雪莉桶或波本桶威士忌直接裝瓶上市,而是會經過調和後再裝瓶。
「格蘭菲迪18年新‧雪莉 單一麥芽威士忌」,借鏡格蘭菲迪15年的成功經驗,分別發揮3種雪莉桶的特質:Oloroso 賦予濃郁質感,由 Fino 捎來輕盈與香氣,Moscatel 則帶來甜感。由不同類型的雪莉酒桶肩負起不同的任務,才能讓這3種酒桶展現各自的特色,既有交融之後相互輝映的美好,也有展現各自突出的風采。
除了酒款本身,「格蘭菲迪18年新‧雪莉 單一麥芽威士忌」的發表會也由動輒20人以上的大型場次改成有更多互動、如座談會形式的小型聚會,為的就是讓更多專業人士或消費者更清楚的品飲及比較各酒款的細節及特色。
James 表示:「酒類的發展使還包括了媒體、專家及社團,就像過去從平面刊物到網路社群,再到 YouTube 影片,以及現在的短影音,由發散至聚焦、大眾至分眾,今年開始,格蘭菲迪也將透過這樣嶄新的嘗試,更清楚掌握消費者的喜好與品飲習慣。」對此,威士忌專家姚和成 讚譽:「格蘭菲迪能這麼做,當然是因為有自己的據點,但也必須對自家商品非常有心才能舉辦這樣形式的發表會。」
身為領路者,格蘭菲迪在2024的一開始就為台灣威士忌市場掀起新潮旋風,也讓人更期待接下來的酒款作品。